


乘“數”而上,賦智向“新”。近年來,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加速發展,數據要素市場需求爆發,數字技術迸發出旺盛的生命力,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力量。5月24日,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盛大開幕。本屆峰會以“釋放數據要素價值,發展新質生產力”為主題,展現數字中國建設重大進展,探索數智化未來方向。
在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現場體驗區,軟通智慧作為中國領先的城市數據智能服務提供商,全新亮相海峽國際會展中心10號館B02展位,以“釋放數智價值,賦能城市新質生產力”為主題,全方位展示了在數智領域的最新成果、創新產品、解決方案和示范案例。
1、如何“用數”,全棧產品及服務打通數據要素全鏈條
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,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價值日益凸顯。圍繞數據要素三級市場建設,軟通智慧在“數據要素×”體驗區展示了“太淵“政務一體化大數據平臺、“天樞”政企數據授權運營平臺、“盈科”企業數據資產管理平臺和數據要素×城市科創中心生態服務方案。
圍繞如何讓數據“供得出”、流得動”、“用得好”,軟通智慧重點展示的政企數據資產管理評估一體機、數據可信流通一體機DSM(供給引擎)、數據可信流通一體機DRM(消費引擎)等創新軟硬件產品,為政企客戶提供一站式數據資產管家服務,打造從數據采集、集成、治理到可信流通的全鏈條解決方案,助力政企數據資產化及可信安全流通。在峰會首日,軟通智慧展臺便以技術創新、穩定可靠的軟硬件產品,直面數據要素市場運營服務痛點,引得眾多政企客戶紛紛駐足詳詢。
此外,現場展示的“數據要素×”城市科創中心,則針對數據要素整體規劃、資源保障等落地難的痛點,以“創新引領、產業集聚、統一大市場”為建設目標,依托軟通智慧與地方政府攜手共創、聯合運營,通過“落中心、聚人氣、促場景、興產業”具體措施,暢通數據要素市場“最后一公里”,促進數據要素市場統一繁榮。
2、如何“賦智”,AI大模型賦能行業應用
今年年初,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,提出“深化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,開展‘人工智能+’行動”。人工智能飛速發展,深入滲透千行百業,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。大會現場,軟通智慧在“AI+”體驗區展示了1+1+5+N的服務模式:1個大模型(孔明—城市治理專屬大模型)、1個模型服務平臺(GPT-Creator)、5個AI應用場景,提供從模型到場景的全鏈路服務體系。
其中,軟通智慧城市治理行業數字孿生平臺、“AI+園區招商”、“AI+一網統管”、“AI+水利知識引擎”和“AI+城市生命線”五大展區,分別面向智慧城市、智慧園區、城市精細化治理、智慧水利和城市安全等領域給出了人工智能+模型賦能行業應用的數智化解決方案。
例如在水利領域,軟通智慧將孔明大模型與水利水務行業知識深度融合,推出慧水——AI水利知識引擎,成為業內首個流域委水利大模型,可支持水利文本和預案的生成,支持水利專業知識的多輪智能問答,支持水利業務場景的知識推理,提供水利業務流程智能助手。
3、新算力服務,夯實數實融合地基
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“兩大基礎”,強化高水平數字化支撐,對于激發數據要素乘數效應、推進人工智能產業應用起到“打地基”的支撐作用。
本屆大會上,軟通智慧在“新算力服務體驗區”展示了其全棧信創服務能力、TongModel模型開發平臺和智算中心建運一體化解決方案。其中,TongModel模型開發平臺,是軟通智慧面向AI模型生產全生命周期,為企業和開發者打造的訓推一體化軟件平臺,可解決數據處理、算法開發、模型訓練、算力管理和推理應用等流程的技術難點,能夠大幅提升開發效率和產品性能,實現快速部署交付。
在智算中心建運一體化方面,軟通智慧立足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,從人才、產業、創新、服務等方面系統化支撐人工智能產業發展,依托AI算力基礎,引導算力資源構建和分配,為行業用戶及應用開發企業、科研機構、高校提供普惠算力服務,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,充分助力技術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。
4、戰略簽約,筑牢數字基石
此外,在大會主論壇上,福建省舉辦數字經濟合作創新發展大會暨重點項目簽約、推介活動,軟通智慧與寧德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,聯合打造寧德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項目,為當地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筑牢數字基石。
數智化轉型正當時,軟通智慧將持續深耕“數據+AI”主賽道,聚焦城市治理、產業發展、民生服務,不斷優化數智化技術、產品和服務,全面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,助力數字中國建設。
在接下來的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,軟通智慧還將正式發布并深度解讀“數據要素×”全棧產品及運營服務體系,并在峰會期間舉辦“向數而行,智啟未來”——軟通智慧數據要素城市行·福州站活動,更多精彩,軟通智慧與您不見不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