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4月28日,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新產品新技術發布區,軟通智慧正式發布產業園區智能體解決方案,通過“開箱即用、數據AI一體化、物聯智能全貫通”三大能力優勢,直擊園區數智化轉型痛點,實現技術創新與場景落地的深度融合,為產業園區數智化升級注入全新新動能。
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浪潮下,智慧產業園區作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載體,正加速向“產城融合、統籌運營、AI驅動”產業園區4.0階段轉型。數據顯示,2024-2025年,全國超80%新建園區項目將AI場景應用納入建設標準,數智化升級從“可選配置”躍升為“生存剛需”。政策層面,《“十四五”數字經濟發展規劃》明確提出推動國家級高新區智慧化轉型,《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》則進一步為產業園區智能化發展錨定方向。
軟通智慧AI行業解決方案咨詢顧問吳斌介紹,面對產業園區智能體應用推廣中面臨的“殺手級應用缺失、單價與周期矛盾、客戶前期投入大”等挑戰,軟通智慧依托DeepSeek大模型以及軟通智慧大模型智能體開發平臺,創新打造出產業園區AI一體機解決方案,同時構建AI智能體助手矩陣,賦能園區產業分析、運營管理和企業服務三大業務方向,助力產業園區實現數智化管理、精細化服務和協同化發展。
該方案具備3大技術優勢:
大模型能力開箱即用:方案預集成AI使能平臺、DeepSeek、物聯和數據等能力,統一接口開放,同時一站式提供計算存儲網絡,統一運維。
數據AI一體化:構建園區專有知識庫,靜態知識和動態設備數據全融合,助力AI更加實時與精準。
物聯智能全貫通:園區系統與設備一體化接入,預置600+集成資產;物聯與AI深度融合,實現AI對園區設施智能控制。
場景落地:AI智能體賦能
重塑園區運營服務體系
從單點技術突破到全場景生態構建應用,軟通智慧正以AI智能體為核心引擎,重新定義產業園區的數智化未來。通過利用大模型核心能力,軟通智慧以產業園區智慧管理、產業大腦、智慧服務為核心場景,構建物聯模型、產業模型、招商模型、管理模型、辦公模型5大業務智能體模型,打造覆蓋園區全生命周期的七大智能體助手矩陣。